过滤设备:我国食品检测设备行业正向“大而强“转型

  • 2021-06-11 15:11:19
  • 来源:互联网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国食品检测设备行业正向“大而强“转型这篇文章。关于我国食品检测设备行业正向“大而强“转型这篇文章的任何评论都可以告诉小编。你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小编辑的肯定和鼓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食品检测设备行业正向“大而强“转型。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要求,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监测网点由2010年的344个扩大到2870个;监测样本量从12.4万个/年扩大到287万个/年。据此推算,新增网点数量达2526个。食品安全涉及技术与管理两大支撑体系,既有政府监管环节也有企业自查行为。2010年,残留问题奶粉重现市场、河北葡萄酒大肆造假;2011年,镉超标大米、“瘦肉精”猪肉等问题接连不断,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基层食品质检单位,面临着检验设备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质检系统食品检验检测设备的投入,重点提升基层质检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测监管能力,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和检测水平。而企业也需要进行检测设备投资,按照已有的标准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高端检测仪器国产化任重道远2010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并且市场增长速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检测仪器市场的繁荣一方面是因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国产低端检测仪器进入市场,价格杠杆撬动了市场需求的攀升。当前食品安全各项指标中,残留农药、兽药、渔药、食品添加剂等参数的检测*受关注,因此,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如质谱仪、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等利润丰厚的高端仪器及快速筛查仪器市场前景看好。未来五年,该市场的总体需求将迅速增长,小型化、低成本的国产仪器任重道远。目前,食品检测高端仪器市场仍然主要依赖外资厂商,如Angilent、ThermoFisher、日本岛津等。外资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成熟稳定、品牌知名度高,但产品价格高昂,维护维修费用不菲,而且可供选择的低配型号不多,对国内的设备采购方来说负担很大。检测仪器国产化面临技术和管理双重困境。以质谱仪为例,国内有机质谱仪的研制起步很早,但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欠佳,因此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尽管其中有历史和体制造成的原因,但主要在于技术力量和资金等有限资源的分散,不能形成一股合力,借助市场的作用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如果国产检测仪器能够形成突破,其相对强大的性价比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对低成本设备的需求,同时势必对进口产品的价格构成压力。高端仪器研发需要长期持续投入高端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很大,核心技术的成熟需要在市场的作用下循序前进。以质谱仪为例,质谱仪的研发综合了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是多学科高度交叉的产物。作为一种高端精密仪器,质谱仪的研发仅仅能够实现在实验室完成还远远不够,其灵敏度、分辨率等指标参数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精度,才是其能否市场化、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国外知名品牌的成熟产品,根植于本国雄厚的加工制造基础,在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检验才逐步被客户接受。国内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大型企业并不是很多,以民营企业为主,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的决心和融资渠道都是一种考验。企业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政府对于以高端检测仪器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持支持态度,通过建立科技项目的方式投资企业研发,促使企业成立工程中心等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移机构,打通产、学、研结合的体制障碍。同时,企业应抓住政府对食品安全重视的机遇,适时将国产低成本设备打入各级质检机构,以低端设备为突破口在食品检测仪器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暂时避免与外资品牌直接竞争,从而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目前,我国正努力促进科学检测仪器设备向自主创新方向发展,逐步摆脱依赖进口跟踪模仿的不利局面,鼓励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转变,企业由“小而弱”向“大而强”转变。围绕保障食品安全需求,大力推进检测设备专用化、小型化和便携化研发,提高国产仪器市场占有率,壮大我国食品检测产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Baidu
map